申請高新技術企業(yè)需要幾個軟著
高新技術企業(yè)的申請要求是6個軟著、或者6個實用新型(或1個發(fā)明),但根據歷年審查的結果表明,一般來說軟著要連續(xù)三年每年保持三個以上的申請量,才更有保障。
知識產權與軟著
知識產權是申報高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但是想要獲得高分卻不簡單,經常會出現知識產權數量偏少、質量偏低的情況。
其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在于不滿足規(guī)則層面、不滿足技術層面兩方面的需求,比如某企業(yè)有10項軟著,但是實際使用過的是6項,這必然是要扣分的;再來若是企業(yè)軟著數量足夠,但是其中有2個軟著在技術上基本相同,在評分時會當做一項,這就又會導致扣分。

所以,企業(yè)在申報高企之前,一定要重視其軟著的布局與管理,不僅在數量上要滿足申報條件,在使用與技術方面也要多加關注,以免出現上述扣分的情況。
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與軟著
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分低的問題的嚴重程度差距很大,其主要原因在于:錯誤理解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和邏輯;缺少科技成果轉化的材料與支撐。要知道科技成果轉化不僅有數量要求,更有質量要求。單純的數量是沒有意義,只有能被評審專家認可的才具有價值。
所以,企業(yè)首先了解科技成果轉化的新政策、新要求,理解其內涵與邏輯關系;其次,要整理和歸集好證明材料,且既要保證轉化的數量滿足要求,也要保證每個轉化都有足夠而又準備的證明材料支撐。

軟著也是其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體現之一,所以企業(yè)在申報高企時也需要格外注意:一是數量必須滿足;二是軟著其包含的科技成果要具有價值,擁有充足的證明材料。
管理水平與軟著
管理水平是最能體現企業(yè)對于高企認定重視和精細程度。相較而言,企業(yè)在這方面失分的主要原因是:材料的完整性問題;材料質量問題。
所以想要申報高企的企業(yè)一定要注意,除了提升研發(fā)管理水平以外,還需要做好這幾點:對每一項評分項目都要有充足的證明材料,確保管理水平材料的完整性;整合搜集到的材料,不斷完善與豐富,確保材料的質量過關;最后關鍵的一點是保證管理水平與其他材料邏輯的一致性。

這一點就需要企業(yè)在申請軟著的時候,將相關資料整理、整合,保管好,待到申報高企的時候可以進行重新整理,并對其完善和豐富。
成長性與軟著
成長性得分低屬于“自然災害”,大部分是重新申報高企的企業(yè)在這方面扣分較多,基本上只能獲取最多9分。對于成長性得分問題主要歸結于其他材料不夠完整。
要提高成長性得分沒有別的辦法,就是企業(yè)要努力發(fā)展壯大,讓財務數據有利于得分,但在這短期內或者說在高企申報周期內并不現實。

對于申報高企而言,其中的每一項都是需要企業(yè)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一不小心就會失分,從而導致申報高企失敗,所以在今年想要申報高企的企業(yè)一定要格外注意。